陈嘉鸿所谓的妈妈其实是后妈赵阿姨,弟弟自然就是之前寻短见的陈嘉伟,
这时,老陈的妻子赵阿姨擦了擦眼角,声音带着哽咽:“陈镇长,您给评评理,我这些年辛辛苦苦照顾老李,他走了,我理应多得些抚恤金吧?”
陈超微微倾身,双手轻轻抚平桌上的文件,语气平和:“赵阿姨,陈嘉鸿,还有各位,遗产的分配我们有明确的法律依据,会按照‘民法典’的规定来执行。至于抚恤金,虽然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,但根据我们国家的政策,它是给死者直系亲属和生前供养人的。这需要你们家庭内部协商,考虑到每位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和需要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逐一扫过众人,继续说道:“我建议,大家先冷静下来,想想老陈生前的愿望,是不是希望家庭和睦?抚恤金虽不多,但它能成为你们团结的纽带,而不是矛盾的源头。你们可以先尝试自己协商,如果实在解决不了,再考虑法律途径。”
陈嘉鸿低头沉默了一会儿,抬头看向陈超:“陈镇长,您说得对,我们不应该为了这点钱伤了和气。我会和家里人再好好谈谈,争取找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。”
赵阿姨也点了点头,眼眶微红,但神色已渐渐平和:“陈镇长,谢谢您的开导,我们会好好商量的。”
陈超站起身,微笑着拍了拍陈嘉鸿的肩膀:“记住,家和万事兴。有什么困难,随时来找我。”
随着众人陆续离开会议室,陈超望着窗外渐渐西沉的太阳。他知道,作为一名基层干部,能够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,维护家庭和谐,也是一种成就。
在陈超和王晓璐的共同努力下,陈嘉伟的遗产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,家庭矛盾也得到了缓和。陈嘉伟的心情逐渐好转,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。
一天,陈超找到陈嘉伟,神色中带着几分期待:“嘉伟,我想邀请你加入我们青山镇的新能源项目。你的专业知识和经验,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。”
陈嘉伟闻言,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,但随即又黯淡下来:“陈镇长,我真的可以吗?我之前创业失败,现在对新能源项目有些没信心。”
陈超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嘉伟,失败并不可怕,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吸取教训,重新站起来。我相信你,也相信我们的项目。有我和团队的支持,你一定能够成功。”
在陈超的再三劝说下,陈嘉伟终于被说服,他抬头看向陈超:“陈镇长,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。我会尽我所能,为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
为了增强陈嘉伟的信心,陈超决定带他去省城见见项目的核心成员——杨教授和投资人郑博涛。一路上,陈超详细地介绍了项目的进展和规划,陈嘉伟听得津津有味,心中的疑虑逐渐打消。
到了省城,陈超带着陈嘉伟来到了杨教授的实验室。杨教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,并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前景。陈嘉伟听得入神,不时点头表示赞同。
随后,他们又来到了郑博涛的办公室。郑博涛对陈嘉伟的加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,并承诺会提供全力的资金支持。这让陈嘉伟更加坚定了加入项目的决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