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连一旁那些刚刚加入不久的新同志,也同样是眼露精光,觉得宋安所说不假,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。
“咳咳咳!”胡青军轻声的咳嗽了一声,当即打断了宋安的臆想,说是这样说,人家陈牧之要听你的才行啊。
这一次要不是明辉是他兄弟的话,别说那几百杆枪了,毛都没有一根啊。
他胡青军当初也与陈牧之接触过,也清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其胸有大志,对他们的革命也颇为赞同,可为人谨慎,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。
起义有风险,从来都是以小博大的豪赌,人家能够给予支援就已经不错了,就没有必要将人家拉下水了。
待到东海东海州府的局势明朗,胡青军相信,以陈牧之的性格与胸襟,将会做出怎样的抉择。
手中掌握着上万人的精锐部队,再加上最近收到九十七师准备扩军的风声,按照他的猜测,待到此件事了,陈牧之的手中最起码要掌握超过三万人的军队。
如果让他的手中掌握着超过三万人的精锐部队,别说东海州府了,就算是京城他都敢打进去。
陈家不像他们这些泥腿子,人家家大业大,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,平衡各方势力集团。
而宋安则是将注意力放到了陈牧之的身上,有着陈明辉作为桥梁,他相信有将陈牧之拉入他们组织的把握。
而且他们两兄弟实在是太过于年轻了,年轻到让人感到恐惧。
可按照胡青军所说的话来看,陈牧之似乎并不太难相处啊?为什么这帮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?
刚刚从东洋留学回来的他并不知道其中的细节,只是转身朝着身旁的胡青军看去:“你们难道没有拉拢过陈牧之吗?他也同样是留洋回来的人,怎么会不知道这个政府的腐朽与不堪呢?”
要知道现在他们这个组织的干部,基本上都是留洋回来的学子,尤其是东洋方面占据了大部分。
成批成批人加入他们这个组织,使得其中的制度变得杂乱无章,仅凭一腔热血就敢破坏制定了几百年的规则。
就像之前的九十八师以及九十九师一样,何尝不是被他们给渗透了,西海军方派系为了保住自身的利益,不得不捏着鼻子将其解散掉。
这才有了陈牧之一家独大的局面。
听到了宋安的询问,一旁的革命党干部“李越文”挠了挠头,满脸无奈道:
“怎么没有拉拢过他?可人家根本就不吃我们这一套,就连我们安插进去的通知都被他给送了回来。
要不是明辉是他弟,说不得还得让我们亲自过去领人呢!”
胡青军同样是苦笑的摇了摇头:“你说得拉拢方式我们都有尝试过,虽然陈牧之没有和我们站在一起,可也没有站在对立面!”
“从他一直以来的行事方式中就可以看得出,陈牧之对我们是抱有一定的好感,之所以不想和我们站在一起,必定是有着什么顾虑。”
宋文也点了点头,心中对陈牧之抱着一定的好感,没有站到他们的对立面,就代表着有一定的几率合作的可能。